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根據國際頭痛疾病分類,原發性頭痛分為偏頭痛、緊縮型頭痛、三叉自律神經頭痛,其中以偏頭痛和緊縮型頭痛較為常見,中醫建議針灸、穴位按摩及清淡飲食,可助改善頭痛程度及發作頻率。
陳嘉帆醫師表示,頭痛一般可透過針灸減緩頭痛的程度或頻率,針灸治療則根據疼痛部位所過的經絡,來決定取該經絡的穴位;若頭痛的原因與體質虛弱或風寒外感有關,可使用補虛或祛風散寒的中藥加以輔助。
陳醫師說,常見的緊縮型頭痛,多與姿勢不良、過度勞累、焦慮、失眠有關,可以針對緊繃部位及其周圍適當力道給予按壓按摩,可選擇最能舒緩頭痛的風池、太陽、百會、攢竹等穴位輕輕按揉,促進血液循環,也作為日常保養。
中醫以針灸治療疼痛的療效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證,藉由針灸快速的止痛效果可減緩發作時的疼痛,加上中藥輔助,可減緩一定程度的頭痛症狀及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