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童染出血性大腸桿菌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疾管署1日公布,國內出現今年第2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中部1名2歲女童,為目前國內年紀最小個案,與日前中部9歲女童個案血清不同,研判非群聚事件。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昨日表示,國內新增1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中部2歲女童,曾於8月中旬至北部旅遊,依女童媽媽所述,個案旅程間未接觸動物,8月22日開始有發燒、腹瀉、嘔吐症狀,就醫後因再出現嚴重水瀉,8月24日再次就醫收治住院,經檢驗後確診。

莊人祥說,個案症狀已緩解出院,將再複採追蹤健康狀況。衛生單位已匡列相關接觸者共13人,均無疑似症狀且採檢結果皆為陰性,相關疫調及防治工作持續進行中。此案例與日前確診中部9歲女童居住縣市不同,原體血清型也不一樣,研判不是一起群聚事件。

台灣自1999年將「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納入第3類法定傳染病,2004年修正公布傳染病防治法,將此疾病修正為第2類傳染病;前3例為2001年8月確診外籍未滿10歲男童、2019年4月確診南部20多歲男性及今年8月24日公布中部9歲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