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天文館」小行星銘板12/1頒贈台南市政府

「南瀛天文館」致力天文教育,中央大學將鹿林天文台所發現的編號281569號小行星,命名為「南瀛天文館」小行星。(記者施春瑛翻攝自網路)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為肯定南瀛天文館在天文教育上之貢獻,中央大學將鹿林天文台所發現的編號281569號小行星,命名為「南瀛天文館」小行星,並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通過,將於十二月一日在忠義國小舉辦的「玩轉天文.星動時課」天文課程博覽會上頒贈給台南市政府。
 中央大學副校長陳志臣表示,小行星目前為唯一可由發現者命名的天體,中大目前已取得近五十顆命名,表彰許多對台灣有重要貢獻的人,如陳樹菊女士、鄧雨賢先生等等。同時全台灣各縣市名稱,也即將命名完成。
 中央大學天文所所長黃崇源說,「南瀛天文館」小行星二00八年十月廿三日由蕭翔耀與葉泉志於鹿林天文台所發現,發現時在金牛座位置,目前已運行到獵戶座。大小約一至二公里之間,繞行太陽一圈三點五九年(軌道週期),離太陽最近時(近日點)為二點六億公里,最遠時(遠日點)為四點四億公里。
週日的天文課程博覽會還將展出南瀛天文館歷經兩年時間的研發,終於在今年七月完成國小一至六年級共三十六套的「星動時課」課程,從這學年開始就已有十五所小學正式實施。
 為了讓更多家長及學童體驗「星動時課」課程,南瀛天文館於本週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將在中西區忠義國小舉辦天文課程博覽會三十六套課程結合遊樂園主題活動,提供民眾免費體驗,只要喊出「玩轉天文,天文好好玩」口號,音量超過八十分貝,就可獲得闖關卡以及滿天星一份。憑闖關卡體驗活動完成集章,還可進行轉轉樂兌換天文館精緻好禮。
 此外,現場還有許多免費報名的競賽及手做活動,如「奧林帕斯競技場」天文競賽、「熊尾巴的七顆星」DIY和「大天文小教室」示範教學等,歡迎民眾提早到場登記領取號碼牌,以免向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