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鳥會一日與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合作,動員七十九人展開全台南市的水雉大調查,共發現一千七百四十一隻,破了往年的紀錄;其中在官田區就發現一千四百 六十六隻,也超過歷年紀錄,讓調查人員相當興奮;尤其當看到一處菱角田聚集三百多隻的水雉,更讓調查人員驚艷,也展現水雉復育的成效。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表示,水雉大調查至今年已是第五年,水雉數量自2016年破千後,數量都維持在一千隻以上,但去年水雉數量較前一年少一百八十六隻,今年則大幅增加至一千七百四十一隻。尤其在一塊菱角田裡,三百多隻水雉群聚,壯觀的場面,讓參與調查的鳥友感到興奮,顯示水雉已是菱角生態地景裡的最美的景觀。
台南鳥會理事長潘致遠呼籲,大家要好好珍惜這特殊的菱角產業地景與水雉形成的生態地景,從二十多年前不到五十隻,到現在有一千七百隻以上,需要靠著一塊塊優良的農地,加上菱角產業才能達成,目前有業者在非菱角田說服農友種上光電板,或許沒有占用菱角田,但無形中將衝擊水雉的生態。種上光電板將無法再種植菱角,容易造成棲地脆裂與零碎化,將影響水雉的生存,這需要我們政府單位好好思考與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