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二十大於十六日開幕,總書記習近平發表了舉世關注的政治報告。相較於上一屆冗長的三點六萬字演說,他這次雖僅花兩個多小時向世人傳達其執政意向,唯貫穿全文的安全意涵及外溢影響值得持續觀察;尤其是攸關其統治合法性的兩岸統一問題更是重中之重,畢竟台灣依然是中共政權完成其民族復興夢想的最後一塊拼圖,有此雄心壯志的習近平怎可能輕易放棄?
依目前最新發展情況來看,習近平打破幾十年來慣例連任三屆已毫無懸念,未來至少有五年時間將帶領中國大陸應對內外嚴峻挑戰,因此今年的報告反覆重申安全與穩定是發展根本,甚至還以「驚濤駭浪」來形容面對的巨大挑戰。對習近平而言,「安全」不僅僅是國家安全,更隱含著中國共產黨的生存與統治合法性問題,這也是近年來為何中共一再重申「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制度安全不容損害」的主因。
張五岳教授就觀察到,基於此信念,習近平今年政治報告關於對台工作的內容雖然簡短、卻是「最大促統力度」的談話,這與他個人的「權力基礎、歷史使命與行事風格」有絕對關聯性。因此,張教授就提醒,「中共必然會強化武力準備以防範台獨、抵禦外部勢力介入」,藉此「迫使台灣走向談判桌」。換言之,當第三任期在二十大確定後,習近平必將著力處理涉台各項問題,所以「硬反獨、軟促統」將成為他未來推動對台工作的主旋律。
不承諾放棄武力是中共自十六大政治報告之後再次出現的語句,顯示中共對美國等國家意圖「以台制華」及民進黨「倚美謀獨」的高度警惕,習近平就說「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並強調「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但為了展現現階段還是以和平統一為基調,習近平也不忘溫情喊話,希望能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促進人民心靈契合。
面對中共軟硬兼施,蔡政府僅以「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堅定拒絕一國兩制」來回應,強調「兵戎相見絕不是兩岸選項」。如此輕描淡寫地帶過,若非胸有成竹、不然就是依舊沒意識到當前台海危機的嚴重性,以為只要民主國家聲援就可高枕無憂。如此將國家安全當兒戲的作法,不是無知,就是不惜陷國家人民於險境。
中華民國為主權獨立國家,這是中共不能蔑視的事實,否則兩岸關係將永無寧日。但各國雖以備戰為求生存的最基本方式之一,卻也不能沒有謀求和平的準備。蔡政府切莫輕忽習近平希望解決兩岸政治問題的決心,不僅不應把兩岸議題當成政黨鬥爭工具,更不應以偏執的意識形態看待整體國際局勢轉變,否則極可能誤判對方意圖。
當習近平提到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台海問題時,其實已凸顯兩岸關係早已質變,台海爭端已成為中國大陸與美國競爭的關鍵環節:中共核心利益與美國國際霸權的激烈競爭。對此,各國幾乎都儘量迴避選邊,但蔡政府堅持選擇與中共對撞,顯然國家安全已不是其關心的優先議題,反倒是能否繼續掌權才是蔡總統最在意的目標。
蔡政府一再警告國人共軍對台武力脅迫之嚴重性,卻遲遲不敢對是否延長役期清楚表態,如此態度只會讓國人對其所謂的「抗中保台」口號嗤之以鼻。看到俄烏戰爭的慘痛代價,國人也更應認清既要備戰、更要謀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