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灣首度出現「缺蛋荒」,除疫情禁止內用,蛋農調低雞蛋產能是原因之一,還有大家普遍不了解的雞隻二三事。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輔導電光國小在校園中建造雞舍,飼養「法國ISA雞」,讓學童能將在校園學習的「食」與「農」的知識落實在家庭生活中。
電光國小「蛋蛋的農村生活日記簿」食農體驗,是由水保局台東分局輔導農業生產者的金花牧場與水田坊等,進行農遊體驗活動規劃設計,由關山鎮電光國小的全校六十位師生共同操作,十天前在校園中建造一處雞舍,並獲得農委會農業畜試所提供的雞隻進行飼養,讓學童能近距離觀察雞隻對於生活環境的影響變化,能回到家庭中落實,讓更多人能認識我國農業發展與帶動農村再生。
擁有三十年以上畜禽經驗的金花牧場藍珮珊說,出現缺蛋荒,全球疫情讓餐廳幾乎禁止內用,蛋農調低雞蛋產能,造成雞蛋在市場上的需求流動降低是原因之一。
又雞隻只要對於環境感到不安心就會影響產蛋率,特別是秋冬季氣溫忽冷忽熱,或是持續性的低溫寒流,都會影響雞隻的產蛋意願,此外農委會所訂定的「有機畜產品生產規範」中,更有針對雞隻的飼養方式、雞舍規範、雞隻安全性等進行說明,看顧雞隻的身心靈才能穩定產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