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灣該為綠營私利付出兩岸臨戰代價?

7年前的「馬習會」見證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資料照)

七日是「馬習會」七週年,值此台海局勢持續動盪難安的時刻,當時的兩岸領導人會面更顯得難能可貴。兩相對照,國人不禁想問:兩岸關係何以不進反退,甚至淪落到戰爭邊緣的地步?台灣該為民進黨的私利付出這樣的代價嗎?

馬前總統近日嚴厲批判蔡總統的兩岸政策讓台海陷入戰爭危機,更批其「兩岸互不隸屬」說法是違憲,因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都屬中華民國領土,因此只能稱為兩區、而非互不隸屬。民進黨當然全力反駁,陸委會還說在憲法「找不到隸屬其他國家規定」。很顯然,藍綠政黨對於兩岸的定位,將是明年總統大選的勝敗關鍵。

極有可能代表民進黨參選二0二四年總統大選的副總統賴清德雖仍低調,實際上早已開始暗地部署明年的黨內初選,畢竟他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為了降低蔡總統的疑慮,賴清德近期有關兩岸關係的說詞都「言必尊蔡」,反覆重申她的四個堅持;亦即,堅持自由民主體制、堅持兩岸主權互不隸屬、堅持台灣領土不容侵犯及堅持台灣前途只有台灣人民可以決定。連他出訪帛琉都沿用蔡總統的「中華民國台灣」,目的就是以「尊蔡」策略打黨內初選,避免節外生枝。

然而,自詡為「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是真心接受蔡英文的兩岸論述,還是選戰的權宜之計?更關鍵的是,賴清德究竟是想爭取國人支持、或只是說給特定對象聽而已?他近期重新定位「台獨」意涵,指明「台獨是指台灣不屬於中國一部分」,似乎有意向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靠攏,極可能是想軟化他的墨綠獨派刻板印象,至少不要被認定為「麻煩製造者」,以利爭取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藍綠政黨的兩岸政策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兩黨對於台海兩岸政治定位之差異。國民黨主張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之規定,兩岸同屬中華民國領土,因此不能視中國大陸為他國,但絕不接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兩岸應「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馬前總統抱持這個主張,讓兩岸關係得以和平穩定發展。

反之,民進黨雖口稱遵循現行憲法架構處理兩岸事務,但是卻違背中華民國憲法規定,宣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混淆主權與治權的觀念,還以「中華民國台灣」隱諱地取代兩國論,這是台海陷入緊張對峙的主因。

的確,中共對台強硬姿態亦是兩岸關係惡化的關鍵。剛開始總書記第三任期的習近平並未改變尋求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武力威嚇的對台政策基調,二十大報告也重申「九二共識」,顯然是為兩岸復談留一扇機會之窗。面對中共的最新對台工作方針,台灣該如何應對?是繼續打台獨擦邊球?還是審時度勢,在美國與中國大陸對抗之中,找到最符合中華民國利益的對應之道?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日前提到,他認為「歷史及未來都對台灣有利」,只是在美中政治對抗下,「若押寶在美國身上,將是個糟糕的決定」,建議台灣維持低調、不挑釁對岸,不要「迫使中國領導人做決定」,繼續武裝且結交國際合作夥伴,這樣台灣就「不需要裴洛西」。

佛里曼的說法符合台灣整體利益,卻明顯牴觸民進黨操作「抗中保台」的選戰論調。賴清德未來是否微調仍有待觀察,但佛里曼已經為台灣指出一條可行的作法,就看國人如何選擇。

即時

巡查農地遲未返家 田寮婦人疑遭暴漲溪水沖走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雄一名67歲...

扮鐵路工偷電纜 再犯被逮正著

本報綜合報導 台鐵花蓮臨港線為貨運支...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