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德魯里發佈《貨櫃設備預測》報告,貨櫃船運需求萎縮,預計明(2023)年市場營運貨櫃規模將下降3%。
消息指出,地緣政治變局、全球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急劇上漲以及通貨膨脹率的飆升,持續對貨櫃航運業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市場對2023年全球貿易前景預期進一步惡化。與此同時,隨著供應鏈擁堵的緩解,過去兩年積累的過剩貨櫃設備將會減少。
鑒於貨櫃貨物需求增長放緩,德魯里進一步調降市場預期。與之相應的是航運公司閒置更多運能,船舶報廢率也在上升,德魯里在其《貨櫃設備預測》報告中發佈新分析指出,貨櫃運輸需求放緩將降低未來貨櫃設備需求量,目前貨櫃過剩量預計超過六百萬TEU,過剩的貨櫃量主要是由於2021年新交付的貨櫃創歷史新高,當時生產超過七百萬TEU的櫃量,而貨櫃租賃公司和航運公司出於港口擁堵問題考慮,沒有選擇淘汰老舊貨櫃。
目前航運公司和貨櫃租賃公司(尤其是後者)正在解決貨櫃設備供應過剩的問題,通過加速將老舊貨櫃出售到二手市場來減少存量,使其與現有需求、短期需求以及船舶運能預測保持一致。
據瞭解,自今年夏季以來,由於航運公司沒有續簽或延長合約,貨櫃設備被停租並歸還給租賃公司的情況明顯增加,預期這種現象將持續到2023年,貨櫃租賃公司需要相應清理貨櫃設備數量。航運公司直接購買更多的貨櫃也對租賃公司造成影響,迄今為止,有近70%的乾貨櫃交付給班輪營商,改變過去十年租賃公司主導訂單情勢。截至今年九月底,中國大陸貨櫃製造工廠的空櫃庫存已升至超過75萬TEU,並有可能進一步增加,反映出市場訂購新櫃意願疲弱,預計今年第四季訂單量將非常低。
德魯里預測,全球營運貨櫃規模將從2022年的5080萬TEU遽降至明年的4930萬TEU,新造櫃預計亦降至49.7萬TEU,僅略高於全球金融危機後2009年的櫃量水準,預計明年全球營運貨櫃規模下降的幅度達3%,這將是自2009年以來的首次縮減。
德魯里亦預測,2023年後貨櫃市場將出現反彈,至2026年每年新造櫃量將恢復到440萬至520萬TEU水準,其中替換需求佔占每年新造櫃量五成以上,亦即貨櫃規模在減少3%之後,全球營運貨櫃規模將會再次回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