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明年製造業產值估成長3.24%半導體產業達五兆元

工研院舉辦2023年臺灣製造業暨半導體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工研院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昨(29)日舉辦「2023年臺灣製造業暨半導體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3年臺灣製造業及半導體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工研院向下修正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49兆元新臺幣,年增率4.76%。展望2023年,國際需求不振,連帶影響國內成長動能,臺製造業需謹慎前行。預估製造業四大業別維持小幅成長,整體製造業產值達26.32兆元新臺幣,年增率預估為3.24%。

臺灣半導體產業在2023年正式進入3奈米量產新世代,國內IC設計業持續採用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為全球市場設計出最具運算效能的晶片,同時,我國IC封測業為全球市場提供先進的異質整合封裝技術,為全球市場提供所需要的晶片。工研院預估臺灣半導體產業在2023年度總產值可持續攀升至新臺幣5.0兆元,年成長率達6.1%,優於全球-3.6%的成長率。

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指出,全球通膨壓力仍高、美中科技競合升溫、俄烏戰爭未歇、COVID-19疫情延續、主要經濟體數度升息,受多重不確定因素衝擊市場供需,全球經濟活動普遍性放緩,2023年全球經濟景氣前景未明。國際需求不振,全球製造業活動趨緩,影響我廠商接單動能,出口及訂單持續下滑,廠商投資意願轉趨保守,影響如部分半導體先進製程投資等。然而,近期國內防疫管制措施逐漸鬆綁,各項經濟活動趨於正常化,輔以邊境穩健開放,旅客入境帶動觀光產業復甦,民間消費支出擴張可望支撐我經濟延續正向成長,預料我製造業將可維持小幅成長。惟國際不確定因素持續,建議我業者須謹慎因應。

長期上,超高齡化進程加劇社會經濟負擔。依國發會8月最新推估,我國將提早在2025年即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至2070年每1.1位工作人口須負擔1位老年人口,社會經濟負擔將明顯加重。

面對氣候風險,工研院有兩大建議。第一,聰明用電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技術突圍、加強投資有利綠色能源發展,惟節約能源的成本遠比運用綠色能源發電成本更低。建議我產官學研協力,結合5G、AIoT等數位科技,協助業者強化用電管理、導入已成熟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藉聰明用電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以數位科技成就永續。第二,把握行為改變帶來綠色商機。淨零永續目標有賴行為改變降低碳排,將帶動新型產品與服務需求,並進而促使產業鏈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建議我業者及早導入預循環模式(Pre-cycling)概念,探索具永續價值之商業模式,專注於製造環境友善之綠色商品及服務,將有利於國際綠色製造浪潮中搶得新綠色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