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魷魚36億受創最大 陳吉仲:加強內外銷、加工因應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漁業署統計,共一百七十八家業者受到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公告暫停輸入,主要品項為魷魚、秋刀魚、午仔魚及鰹魚。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九日證實,受波級的產值逾六十億台幣,並以魷魚的卅幾億元影響為最大宗,將啟動強化內銷、加工及拓銷東南亞等市場因應。
陳吉仲指出,這一百七十八家業者分屬兩種樣態,一百零七家在原申請註冊截止日,即六月底以前有提出申請,但需再補件,且仍可持續出口中國大陸到補件期限的八月底止,不過實際上一直出口至近日,其中二家自行註銷申請,所以家數為一百零五家;其次,另七十三家六月底前未完成申請,之後已補件。
農委會評估受影響出口值部分,陳吉仲指出,一0八年台灣出口中國水產總值為新台幣七十八點八億元,暫停輸入石斑、竹筴魚及白帶魚近二十五億元、約占三成。近日一百多家業者無法輸入水產品,以魷魚卅六點八六億元最多。
陳吉仲說,秋刀魚一0八年產量八點三萬公噸、一0九年五點六萬公噸、一一0年三點四萬公噸,國內年消費量近一點五萬公噸,主要出口韓國、中國大陸、日本。魷魚一0八年產量三點八萬公噸、一0九年五點三萬公噸、一一0年十四點六萬公噸,國內年消費量約二到三萬公噸,主要出口至中國大陸、美國、越南等,必須先進行去頭、內臟等加工處後,才能供應不同市場。包含鰹魚原本輸銷中國大陸,當地也是加工處理後再外銷。
陳吉仲強調,將協助秋刀魚拓銷日、韓,魷魚、鰹魚則轉銷其他國家,並會編列預算補助運費,同時推動凍儲及加工因應;漁業署長張致盛說,會輔導業者推動中長期計畫發展加工業。
這波只有一家業者在六月底前獲准輸入,即屏東縣生產魚類加工魚鬆品的味一食品公司未被禁止,其餘一百七十八家被禁止輸入水產品。食藥署長吳秀梅則說,已聯繫中國大陸補件事宜,但尚未接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