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意想不到之大同部落之行

■陳枝勝

期待已久的花蓮大同大禮部落之旅,終於在去年11月23日實現。一早自太魯閣遊客中心起登,走了一段路遇到一群下山的原住民,寒暄後得知預訂的民宿老闆,突然發病住院不營業,熱心的為我們推薦叫彩虹屋的一家,所幸尚有床位,雖近客滿也只能接受。近午時分又遇到一群已走完大禮部落唱著歌要前往大同部落的師生,很巧和我們住同一家民宿,心想這下子恐怕不用睡覺了!

為體驗沒電沒網路的原始生活,特別籌劃這遙遠的行程,豈料被迫轉到那幾乎客滿,客人多為小孩的民宿,原來他們是來自花蓮水源國小五、六年級師生,說每年他們都舉辦兩天一夜的部落登山巡禮,看到他們活潑快樂的神采,一點也不像走了十幾公里爬升一千公尺的樣子,心中的擔憂反而化成莫名的興奮與好奇。晚餐時間老師一聲令下,學生乖巧排隊入座,對他們盛一碗接一碗的白飯感到好奇,剛好一位姓蔡老師,和善的在身旁坐了下來,說不好意思孩子太多吵到我們,可他們難得離家外宿,享受豐盛的晚餐飯量變大,又說學生都是原住民,隔代教養、單親家庭比比皆是,身為老師要面對的問題太多,但回想自己不到十歲,就面對母親自殺、父親酗酒身亡的悲慘歲月,決定要在這個學校盡力為學生們服務,幾天前還帶了三十幾套衣服回家洗呢!聽完心裡為她難過也被感動,不久前台傳來美妙的彈唱音樂,原來老闆弟弟曾是昔日五燈獎歌手,為了慰勞小朋友特別前來獻唱,我們也獲得同樂。天空霧雨飄灑,大夥早早上床,學生通鋪有老師坐鎮異常安靜,我們一覺天亮,之前的擔憂是多餘的。

因為不一樣的登頂安排,用完早餐即與師生們告別。我們自立霧山頭回到平緩的大道,追上自觀景平台下山幾位小朋友與那位演唱者,演唱者說他有急事先走,轉由我們來陪伴,原來是有人腳扭傷走得慢,最胖的那位反而沒事,只歷經濕滑山路,摔到褲子破得比開襠褲還大,手持的竹桿杖也破裂不堪,原來民宿邊一堆竹桿,是老闆就地取材給學生當枴杖用的,可一邊鋸平一邊削尖隱藏危險,看他疲憊的身軀,幫他揹背包走在前頭想加快腳步,不久聽到「阿公背包還我」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我那來這麼大的孫子!原來他害羞想換穿背包裡的睡褲。不久趕上大隊,把脫隊的學生轉交,也建議學校購買登山杖,在道謝的聲中說再見。想到幾年前在寒冷的挪威山上,遇到一大群小一到小六的學生,途中見不到家長或老師,詢問下才了解這是冒險的一種訓練,看來這巡禮還稍有那樣的味道。

下山雖比預計的時間晚,心中不免期待那群師生們天黑前回到車上。懷著快樂的心情驅車北返,太太說真想再度來花蓮,去拜訪那位老師,順便買給學生畢業禮物。當下我感到特別開心,回到新店將這趟旅程點滴與九十高齡的岳母分享,沒想到她同意和我們前往,只是必須當天往返,並說買禮物算她一份。心動就儘快行動,過了一個月,一早6點自新店出發,除了在清水斷崖稍作停留,我們一路順暢驅車到水源國小,把我們原想購買禮物的錢,轉由蔡老師處理購買登山杖,很高興她能接受,相信未來的同學不必再用竹子當手杖,感謝她帶我們參觀那小而美的原住民學校與推薦一些景點,想到短短兩個月,台南北上到花蓮來回兩趟,算是我人生的頭一遭,車上載著90高齡的老母,則是完成一項不太可能的任務,這真是大同部落之旅所沒料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