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休閒〉官田旅遊趣 探索2園區

秋風起,正是官田區菱角產期,常見農婦在田裡採菱角。

每年十月開始官田地區菱角陸續成熟,吸引不少遊客來到產地品嘗好滋味,除可在菱角田裡見到農婦忙著用手採摘一顆顆菱角,現摘的菱角經過烹煮後,可吃出鬆軟、香甜的新鮮風味,配合秋收季節,走訪有台南大安森林公園之稱的大隆田生態文化園區、全台唯一保存四鐵共構的產業遺跡的隆田文化資產教育園區探索。

圖、文/記者盧萍珊

隆田新訓中心變身生態園區

麻豆大地藝術季展場 夜間燈光掩映別具神秘

大隆田生態園區改造成共融式園區,是親子同遊的好場所。

閒置二十多年的隆田新訓中心,由官田區公所向營建署申請三千萬元改造,全新的「大隆田生態文化園區」啟用後,有近十公頃園區綠地可供市民休閒使用,並以「大隆田地景計畫─台南市官田區台糖閒置空地活化工程」,榮獲營建署「二0二一致敬城鄉魅力大賞」政策引導型計畫優等獎的肯定。

位於官田區公所對面的新訓中心,由區公所研提大隆田地景改造計畫,於一0八年底透過市府都發局向內政部營建署申請「城鎮之心工程計畫」經費,歷經一年多規劃與施工改造完工。

大隆田生態文化園區保留有哨所、塗鴉牆、精神立碑及豐富林相,以維持原生態景觀為開發原則,留存一千二百六十八棵原始樹種,融入官田菱殼炭地方創生特色產業,成為環境教育學習的創生基地,改造成大人、小孩及毛寶貝都喜歡的共融式園區,園區內並增設原木步道、休憩座椅及樹屋,改善中央大草坪排水系統。

配合今年的麻豆大地藝術季,大隆田生態園區的夜晚增添更多趣味。

配合今年的麻豆大地藝術季登場,大隆田生態園區也成展場之一,展區內展示有辛綺《沉水流光》及《光環境》、安聖惠《療癒系列》、王昱心《MATA的凝視》、沈昭良潛行攝影隊作品、伊祐.噶照《和大地撐起的家》。點亮夜光森林,以巨型藝術裝置及光環境展件為主軸,利用不同顏色的螢光線材、光絲及燈纜,營造《沉水流光》及《光環境》,傳遞神秘氣氛。藝術家辛綺依據每棵樹的氣根、葉脈及生長走向,以光絲呈現水被樹木往上吸住的動感,營造曾文溪水流氛圍,凸顯水在大自然生命的不可或缺,呼應夜光森林的生命力。藉由光影如水流的滾動,將光絲轉換成河流,象徵光絲復甦整片森林,映現展區在夜晚裡有著神秘的氣氛,有別於以往夜間觀看藝術品的視角。

隆田教育園區沉浸式劇場以《嘉南大圳工事圖》為基底,呈現人、土地、水源交織關係,引領觀眾走近投影畫面與畫中原件互動。

隆田文資園區保存四鐵共構遺跡

今年一月開幕的隆田文化資產教育園區,由市府文資處花費三年多時間,利用官田區隆田火車站南側閒置倉庫打造而成,園區擁有全台最大的嘉南大圳主題式沉浸劇場、台南考古中心等,保存四鐵共構的產業遺跡。

將烏山頭水庫消耗水量等比縮小轉化而成的《彈跳小丘》,在彈跳間感受宛如水波的起伏變化,是小朋友最愛。

台南市府爭取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補助,自一0七年起逐步進行歷史建築「台鹽隆田儲運站」及周邊閒置倉庫修復,建置「隆田文化資產教育園區」,占地一點七公頃,共有十一棟建物。

園區保存四鐵共構的產業遺跡,留有五分車鐵軌、地磅室遺構、歷史建築台鹽隆田儲運站及倉庫群,兼具鐵道、考古及水圳文化。其中台鹽隆田儲運站原有辦公廳舍、宿舍,修復後規劃為服務中心,並串聯台鐵倉庫,利用文化科技策展手法,動態呈現文化資產的歷史人文故事。閒置的台糖倉庫經修復,做為南市考古中心作業空間,典藏出土文物。

另為呈現以往展業運轉的軌跡,保留五分車軌道殘跡與老樹植栽,並有全台最大的嘉南大圳主題式沉浸劇場,互動式裝置、公共藝術,將產業遺跡轉變成新生的文化資產教育園區。

將烏山頭水庫消耗水量等比縮小轉化而成的《彈跳小丘》,在彈跳間感受宛如水波的起伏變化,是小朋友最愛。

三大展區富特色 戶外藝術超吸睛

園區分成三大展區,分別為北倉、南倉、考古區。北倉展區包含以嘉南大圳為主題的互動學習空間及沉浸式劇場等。沉浸式劇場有互動及劇場模式,互動模式以伊東哲的《嘉南大圳工事圖》為基底,透過互動呈現人、土地、水源交織關係,引領觀眾走近投影畫面與畫中原件互動;劇場模式則設定以雕塑及黃金稻穗色彩質感為主要影像風格,用影像記述嘉南大圳的發展。

南倉展區則有水路柏青哥、地景跳格子及大圳混音場等互動裝置。水路柏青哥是以嘉南大圳灌溉系統為設計,透過水源(彈珠)碰觸裝置產生聲響,結合溜滑梯增添趣味性。以嘉南平原農業地景為概念,打造一座地面投影互動裝置,以色塊凸顯嘉南平原十五萬公頃不同農作,踩踏時會發出聲響。大圳混音場則以大圳常民生活聲響作為概念,透過手觸動感應器發出對應的聲響,達到混音共創的體驗過程。

隆田教育園區設有考古展示室,並在戶外設有尋寶區讓小朋友體驗挖寶。

考古區以歷史建築「台鹽隆田儲運站」為主,先前曾是台大考古隊工作站與「隆田考古展示室」使用,現則是「隆田文化資產教育園區」,其中儲運站的乙、丙、丁倉成為考古出土遺物典藏與教育推廣空間。

園區戶外還有不少公共藝術裝置,其中一大亮點《瞰水丘遊》,是將珊瑚潭以不鏽鋼鏡面呈現,鏡面反射如同湖面反射天光樹影;另重新詮釋烏山頭水庫、將每年水庫消耗水量等比縮小轉化而成的《彈跳小丘》,在彈跳間感受宛如水波的起伏變化,提供不同的欣賞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