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東北季風開始吹的時候,空氣品質立即惡化,尤其是台灣中南部,因位於中央山脈的背風面,懸浮微粒飄散不易,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境內空汙控管,否則這個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肺癌一級致癌物的懸浮微粒隱形殺手,將成為民眾每天需面對的噩夢,民眾究竟該如何避過空汙這團「死氣」,擁有一個健康的肺,值得大家來關切!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指標(AQI)指數,共分為六級,指數從0至五百,其中分為良好(0—五十)、普通(五一─一00)、對敏感族群不良(一五一─二00)、對所有族群不健康(一五一─二00)、非常不健康(二0一─三00)、危害(三0一─五00),其中只要到達對敏感族群不良以上的AQI,環保署及環保局就會發出預警,提醒民眾注意,不過每至冬季,南市的AQI,時時出現預警以上等級,影響民眾健康。
南市的空汙問題來源,環保局表示,依據環保署研究發現,南市的空氣汙染主要來自三大部分,約三成五是來自台灣境外的空氣汙染物,另外四成五來自台灣其他縣市,剩下的二成,則是南市內境內如工廠、柴油車、汽車、機車、營建工地及餐飲油煙等汙染源。
由於南市位在台灣南部地區,冬季時,盛行東北風,剛好把上風處的汙染帶到台南,加上近年氣候暖化關係,南部在這段時間的天氣都是相當穩定,就像有一個鍋蓋蓋在南部上空,整個空氣的水平、垂直都無法流動,便導致汙染物擴散不出去,而且一直累積,這也是為什麼南市自身的汙染只占二成,但南市的空氣品質,卻容易在秋冬季節轉差;反觀夏季,整個西部地區都處於迎風面,加上夏季混合層高度,沒有鍋蓋壟罩的問題,氣流可長驅直入的進入陸地,特別是沿海地帶擴散條件更佳,空氣水平流動快,汙染物自然不容易累積,此時南市的空氣品質多為良好或普通;因此可以很明顯的了解,氣象條件對空氣品質好壞影響巨大,南部因大氣擴散條件先天不良,台中以北則較無擴散不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