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女中二年十班 ◎李昱霈
一罐罐被傾倒於地的牛奶,和環保人士不斷叫囂的臉孔,在新聞台鮮明地播報著,雖然那群環保人士的訴求清楚地被大眾知曉了,卻不禁令人捫心自問:「有必要以這種手段達成嗎?」
「我們如果只是進行一般的遊行抗議,那結果會如往常一般,被大眾忽略。」這是一名參與人士提出的緣由。「不得已而為之」的意味滿溢而出。但難道真的要做到如此極端的手段才能表達訴求?
我認為不必如此。
追求環保乃是近一世紀所提出的概念,而近年也有越來越多人環保意識抬頭,如此新穎的觀念和訴求,說它是近代文明的表現也不為過。但是近年有些環保團體表達訴求的方式卻逐漸偏激、過當。以這些堪稱「野蠻」的行徑表達「文明」的思想,使我無法苟同,且也並非社會大眾所樂見,甚至使得尚處「蒙昧」的民眾對其訴求產生厭惡。如此一來,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認為環保人士可透過目前大眾從事較多的休閒娛樂著手,例如:以社群平台發布動畫短片、和公眾人物共同宣傳理念……,讓尚處「蒙昧」階段的民眾知道環保的正確訴求。其次可以定期在各地舉辦市集或活動,讓參與民眾明白並能接受理念,彌補傳統靜坐、遊行抗議的宣傳度不足,並更能替代以破壞超市、倒牛奶等如此野蠻途徑宣傳文明的效果。
這個社會是「蒙昧、野蠻、文明」的結合,以某些環保團體而言,用野蠻手段推廣文明觀點,終使蒙昧的人反對文明,成為文明的阻力,因此以文明的方法推廣文明才是最佳正解,也是使蒙昧和有野蠻傾向的人向文明靠攏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