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情話

 文﹕吳坤峰 繪圖﹕吳郭魚
 一回頭,小五的阿魚就硬生生把脖子扭了。
 有人回頭百媚生,令人愛戀。而阿魚卻將自己搞得錯頸傷筋,肩頸間頓時沒了大半自由,脖子往右移無障礙,但若膽敢稍靠左肩,一種說不出口的痛隨侍襲來,毫不手軟,在心口上椎心敲打。所以阿魚學乖了,男兒氣長,何需爭一時呢?頭歪避走,待筋傷消了火,他日回來依舊是個好男。
 傷筋消火,是我們老祖宗醫術的強項。阿魚住家附近的菜市,有間隱身在中藥材行裡的國術館,之前阿男與兒子阿魚扭傷都在此醫治,成效頗好。中藥行的位置面臨菜市大街,店內擺設,傳統中藥行樣貌,置藥材的百櫃牆靠山,抓藥平台的半身長櫃,外觀瞧不出有一丁點國術館的痕跡。若不是熟門熟路,或注意到店門口二邊國術館的提示「一邊佇立了一尊金漆穴位銅人;另一邊牆柱上高掛銅人標誌藥布圖形的小招牌」,很難發現這中藥行裡還開掛國術館。老闆經營中藥材買賣,更是身懷筋骨整復的師傅。
 午后時分,阿男帶著阿魚來到這中藥行,見店口門戶大開,店內沒有半個人,店內時光彷彿靜止不再向前。阿男放聲叫人,時空再次流動,老老闆從店後走了出來,明白他們的來意,旋即查看阿魚脖子狀況,按壓確認傷位,不過見阿魚脖頸滲著汗水,髮根泛汗珠,直言藥膏布敷不住,而收手。只好等晚上,氣溫較為涼爽再來。當晚老老闆幫阿魚左手邊的脖子,貼上了青草藥布。
 次日晚上,阿魚的阿母帶他去換藥,變成由小老闆敷藥。回家後,阿魚跟阿男說,小老闆敷藥叫人緊張。看他握住鏝刀挖取墨綠藥膏,在剪裁好的厚布上,用力塗佈,來回呼嘯,自己心情也跟著不安,不像昨天阿公(老老闆)的手勢那般從容。
 阿魚似乎讀懂了阿公手裡的話語,一種給人生活裡的安心與撫慰。一如行板的曲調般,優雅而沉穩。
 小老闆整好藥布,敷貼上阿魚的脖子,站立一旁的老老闆忽向阿魚說「你好帥」。阿魚臉上漾起笑容,推出他的大姆指,給老老闆一個讚。這是阿魚式的另類表達方式,嘴皮上的謝意,不經意流轉成他手中的溫暖。
 老老闆會心地說:「汝這个囡仔逐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