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七股區後港國中因少子化不得不停辦,改為佳里國中後港校區。教育局將該校部分空間改造為職探體驗中心後,日前再與大台南好生活協會簽約,成立後港鹽分地帶創生發展推動中心。
未來,推廣中心除致力於學校戶外生態教育、在地產業協助,也將做為地方民眾閱讀空間、在地青年工作室等多元運用。
七股後港國中因學生逐年減少,一一0學年度起停辦,改為佳里國中後港校區。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後港國中停辦後,原校區的孩子轉去佳里國中就讀,學習資源增加,也得到很好的照顧。
鄭新輝強調,後港國中停辦,但不是廢校。未來希望借重民間團體經驗,在校區成立地方創生發展推動中心,發揮在地教育、保存在地產業特色等功能,鼓勵更多學校及民眾參與、運用。
大台南好生活協會負責人蔡仕霖指出,協會成立於一0四年,以永續概念融入生活為理念。會員多為台南在地青年,長期投入社區營造、地方產業、人才培力、弱勢關懷等。
後港鹽分地帶創生發展推動中心成立後,第一期規劃將校區夢翔館及科學館,打造為提供在地民眾使用的地方閱讀空間、地方青年工作室及親子共伴空間。
戶外場所後續將評估設計生態教育體驗課程,同時打造「駐村空間」,供藝術家進駐創作、展覽,讓青年根留在地。
教育局說明,為鼓勵法人、團體申請認養裁併校區,已訂定裁併校區認養作業原則。由認養單位提出計畫,經核准後簽訂認養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