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病人自主權利法自2019年1月初上路至今邁入第4年,衛福部6日指出,目前已有4萬3718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並註記於健保卡,今年將號召醫院提供遠距諮商、雲端作業等,盼能達成6萬人目標。
衛福部醫事司6日舉辦「穿越生命之河 預見未來的自己」記者會,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病主法的中心價值。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衛生福利部次長石崇良表示,病主法讓患者可以決定人生最後一哩路如何進行,包括要不要接受維生醫療如管灌飲食等,同時可以決定是否遺留大愛拯救另一個生命。
他指出,即便在推動過程中,因遭逢COVID-19疫情致使許多諮商和簽署受到阻礙,但也探索出遠距視訊的諮商方式,盼透過記者會鼓勵大家勇於突破所謂的生死忌諱,在健康的時候做好決定,不要把困難的問題留給最親愛的家人。
根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234家預立醫療諮商機構,預立人數從剛開始推動的1萬1272人,逐年成長至2022年有4萬3466人,今年目標達到6萬人。
石崇良說,未來將號召所有醫院提供遠距諮商,規劃以電子方式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簽署後直接上傳到健保資料庫,並註記在健保卡,提供更便利、品質不變甚至更好的服務,期望能達到6萬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