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氣氛易影響孤老遊子 「關心」與「陪伴」能遠離憂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年節期間闔家團圓倍感溫馨,但每逢佳節倍思親,若無法和家人團聚的孤老、遊子,也更易感到孤單與悲傷甚至產生憂鬱情緒,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提醒大眾,發揮關懷與愛心,讓身旁的親友們遠離孤單憂鬱的心情,一起喜迎祥兔年。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依據去年7月針對全國2101位15歲以上民眾電話調查結果,發現曾經確診的民眾中,覺得因疫情關係直接或間接帶來壓力占94.4%(推估349萬人),民眾雖然不會有立即的自殺問題,但仍有可能造成後續的心理問題,因此要有自我察覺的能力,並妥善紓緩壓力,才不會影響到身心健康。

雖然檢疫隔離等措施已逐漸開放,但接連不斷變動的生活型態也可能造成壓力以及不安全感,且面對節慶、改變時,部分民眾也可能會有心理壓力,心情溫度計是很合適的自我覺察工具,可以反映出整理心理困擾的程度。

當有輕微情緒困擾時,可以找親友談談,以抒發壓力,若因疫情而無法與親友見面時,也可以善用視訊軟體與親友聯繫,以排解因隔離造成的負面情緒,維持心理健康。

李明濱呼籲,「關心」所產生的能量不容小覷,可利用新春與親友相聚時多多關懷,若發現與平常習慣不同的行為或言語內容:如長時間陷入低落、對過去喜好的事物突然缺乏興趣等,都是需多加注意的警訊徵兆,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也呼籲大家,發揮關懷與愛心,利用春節連假多加關心與陪伴,春節過後關懷不間斷讓身旁的親友們都能感受到愛與溫暖,遠離孤單憂鬱的心情,一起喜迎祥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