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國民黨智庫三日舉辦「元宵吃湯圓,通膨吞薪資,人民痛苦何時了」記者會。智庫董事長朱立倫表示,台灣有超過六成的民眾領取低薪,被物價上漲壓得喘不過氣,再加上民怨之首的高房價,20年來上漲4倍,「如果政府連民生物價問題都無法解決,這個政府還能得到人民的信任與支持嗎?」
朱立倫表示,政治人物關心政治問題,但民眾最關心的卻是民生議題,每天吃早餐、買便當,價格上漲的壓力早已如排山倒海而來,甚至是倍數差距的感受。
朱立倫說,政府大內宣經濟成長率很高,台灣人均GDP可能超過韓國,但現實是民眾實質薪資已經連續數月負成長,更何況台灣超過百分之60的就業人口薪資遠低於平均,只有少部分產業是屬於高薪,服務業和傳播業應該特別有感。
朱立倫認為,高房價應該是經濟民生議題的民怨之首,根據信義房屋資料,從2001年第一季至2022年第三季房價已經漲了4倍,但每月經常性薪資卻僅增加一萬,還可能反被通膨吃掉。如果政府連民生物價問題都無法解決,這個政府還能得到人民的信任與支持嗎?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柯志恩指出,去年執政黨十大惡質事件網路聲量,其中4項包括「房價漲不停、萬物齊漲、缺電與低薪」與人民的生活有關。像是高雄房價漲幅為六都之冠,成長率逼近四成、台南(38.4%)與台中(31.1%)也超過三成;蛋價去年12月的漲幅也高達21.99%,春節蛋價又創新高。
柯志恩說,網路上有低薪7大金句:台灣低薪是普遍事實;低薪讓年輕人只好躺平;房價高、低薪、高通膨是少子化的原因;慣老闆看心情給薪水;萬物皆漲,薪水漲不了;抱歉,我是拉低平均薪資的低薪人;高薪還需要外出打工做台勞?彰顯年輕人對現況的無奈與悲哀。
前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提到,消基會過去針對75個品項調查,其中茶葉蛋從10元漲到13至15元,漲幅高達30%以上,其他物品漲幅不一,民眾的感受與政府公布的數據落差非常的大,加上近年來民眾薪資漲幅遲緩,更突顯了物價上漲對生活造成的壓力,民眾的相對剝奪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