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教育系學生六至八日在安南區顯宮國小開辦大「顯」身手「南」不倒我育樂營。大朋友自行發想課程內容,練習撰寫教案,透過同儕合作,帶領小朋友體驗多元文化、自然科學、生活常知等面向課程,讓孩子們的寒假生活充實,更具意義。
台南大學教育系學生二十八人,此次借宿北汕尾媽祖宮鹿耳門天后宮香客大樓。團隊總召陳郁勤表示,開辦營隊希望為南大同學提供應用所學、回饋社會的機會。活動由教育部青年署與南大教育系補助經費,顯宮國小與鹿耳門天后宮支援場地,整個計畫才能順利進行。
育樂營多元文化課程以世界文化大地遊戲方式呈現,在五大洲各選一個國家,介紹其文化習俗。亞洲部分選擇台灣鄰近的日本,每年二月三日「節分」習俗,日本人會撒豆子驅鬼,盼為家中帶來一年的好運。歐洲英國在復活節這一天會製作彩蛋、舉辦滾彩蛋、尋找彩蛋等活動。過程中特別讓學童上場體驗滾彩蛋、撒豆子等不同國家習俗。
自然科學涵蓋年年有「魚」、秘密層次、一起漂浮吧、哆啦A夢的空氣砲等四大主軸。科學168活動內容則有迴力鏢的秘密工廠、搖搖牛奶冰、火山歷險記、聽見歌在唱等跑關課程。搖搖牛奶冰遊戲則運用鹽巴、冰塊降溫、讓液體結凍的科學原理。
生活常知包括可以吃的紙、花中間「蝶」、一米大一吋、你今天好嗎?等四門課程。可以吃的糯米紙非糯米製成,而是用番薯、玉米或小麥粉等澱粉調成漿,去除雜質後加熱水調成澱粉糊,經乾燥烘烤而成。糯米紙不僅可食用、防黏,還有吸潮作用,用途多元;小朋友利用糯米紙製作紋身貼紙,直呼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