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回來了 潮境海灣一年紀錄到18頭

暖暖高中學生認真比對60張照片影像,辨識出有18頭海龜出現在保育區海灣。(海科館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響應二月十一日國際女科學日與聯合國「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年(IYBSSD)」目標,海科館在國科會支持下,於海科潮境智能海洋館進行一場由暖暖高中師生設計的科學闖關活動,帶領民眾體驗。活動包括「海龜點點名」以及「海洋危機及超技術順序(Hyper technology queue)」桌遊活動等設計,透過科學闖關活動分享永續海洋的概念及「女高中生保育區探究與實作」之成果,讓來館的遊客不但覺得有趣也進一步認識保育區的永續成效與收獲滿滿。

每一頭海龜都有不同的臉紋,海龜臉上鱗片排列,就像人的指紋有個體辨別型,所以可以應用來辨認海龜個體。(海科館提供)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海科館首度以「女高中生保育區探究與實作」推動女孩參與科學的學習與探究。有鑑於東北角的地理及海流條件特殊,是許多海洋生物遷徙必經區域,這次特別針對潮境保育區的海龜進行研究。在潮境保育區成立前海龜每年,行經與出現的目擊紀錄,都只以過客之姿出現零星個體,在保育區成立後,暖暖高中學生參與潮境海龜點名的公民科學行動。同學透過二0二二年潛水者水下攝影照片,以及海科館水下錄影紀錄的三十三筆目擊海龜影像資料,仔細比對六十張照片影像,辨識出有十八頭海龜出現在保育區海灣,佐證潮境保育區豐碩與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成效。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指出,其實在地的漁民都非常清楚海龜每年都有出現在東北角,但是在保育區成立前,經常看到海龜被近岸底刺網纏住而死亡的現象,保育區成立後因加強取締底刺網,目前底刺網已經從保育區消失,所以這幾年海龜的數量有逐漸增多的趨勢,過去五年出現的海龜數量總和不到十五頭,但在二0二二年單單一年中,保育區的紀錄就出現十八頭。保育區的功能及成效,在海科館與基市府和所有海洋志工的努力下,明顯可見。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說明,「海龜點點名」是國內學者引用國外的公民科學記錄方法,主要因為每一頭海龜臉上鱗片排列,就像人的指紋有個體辨別型,每一頭海龜都有不同的臉紋,所以可以應用來辨認海龜個體。這一次暖暖高中學生透過參與潮境海龜點點名的課程,除了認識海龜辨識的科學方法,也發現原來基隆有這麼多的海龜,為記錄保育區的成效貢獻一份心力。

即時

銀樓業者勾結詐團 虛擬貨幣暗助洗錢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銀樓業者勾結詐...

【熱點】台北君悅寶艾西餐廳換新菜 日本和牛、龍蝦海...

記者徐力剛/台北報導 暑假是大啖美食...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