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必勝:製造及原物料短缺等6問題造成 將常設防缺藥處理中心因應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為解決缺藥荒,衛福部次長王必勝27日表示,15類國內最缺藥品陸續恢復供應,至於目前有88項缺藥通報,仍可能波動,將建立常設防缺藥處理中心因應。
針對台灣缺藥問題的原因,王必勝表示,6大缺藥原因分別為供應問題、製造問題、臨床需求問題、藥品分配不均、用藥習慣與藥價問題,主要牽涉包含原物料短缺;輸入藥品因國際需求增加、成本考量,國內市場較小,國際競爭力低,導致降低輸入數量等;輸入藥品運輸延遲,無法掌握輸入時間及數量;藥品分配、用藥習慣及藥價等問題。
食藥署也公布去年起缺貨的15類藥品,主要包括:氧化鎂錠劑、單方抗生素藥品、複方藥品、止瀉口服液劑、止吐栓劑、水溶性鼻用噴液劑、膨脹型瀉劑、攝護腺複方藥品、降血壓藥品、破傷風疫苗、插管用肌肉鬆弛劑、血栓溶解劑等等。
其中,除了兩項兒童口服錠劑與水劑因原廠商停產,改採專案處理外,其餘藥品都已於3月陸續恢復供應。
王必勝也表示,有關軟便劑氧化鎂錠劑的短缺,是因業者通報缺工,食藥署已核准其他業者專案製造,增加產量,春節後已大量生產,每月合計生產3000萬錠,以健保月用量約2000萬錠評估,數量足夠,每週分批供應,逐步緩解臨床端需求。
抗生素藥品部分,王必勝說,含有Amoxicillin成分的單方,健保月申報用量約500萬顆,因應近期呼吸道疾病增加,食藥署積極協調國產業者增加生產,1月及2月已分別供應1500萬顆及1200萬顆,預計3月可供應約2200萬顆。每週分批供應,逐步緩解臨床端需求。
至於兒童止吐栓劑,健保月用量約4萬錠,因應部分業者停止生產出現短缺,已協調其他國產廠商協助增加生產,自3月起,可依訂單供應最多達12萬錠。食藥署已將替代藥品資訊公布及轉知相關醫學會,因屬兒童少量用藥,健保署將專案處理。
王必勝表示,腸胃用藥「Lansoprazole口溶錠」因國外原廠機器故障,造成全球缺藥,預計3月初恢復供應。臨床端有同成分、同劑量口服藥品可供替代;降血壓藥品則因國外原廠供應問題導致缺藥,目前控貨中,食藥署經啟動公開徵求,2月核准其他廠商專案進口藥品,預計3月中開始供應,以補足缺口。
此外,破傷風疫苗短缺部分,食藥署已核准2家藥商專案進口,自1月陸續完成破傷風疫苗封緘檢驗,現有庫存仍有20萬支,預計3月仍持續有破傷風疫苗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