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主事秀氣派 鮑魚干貝擺前頭 結婚禮品館競爭激烈 網路也來插一腳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婚禮因疫情沈寂數年,最近疫情趨緩有回溫趨勢。結婚禮品館業者表示,現在的趨勢是訂婚、結婚和歸寧三合一辦理,節省時間和金錢的浪費。年輕人操辦的婚禮愈來愈簡單,但若由有大人主事,很多傳統禮數仍不能省略,訂婚時的木盛盒可排到十二個,車輪鮑和干貝排最前頭,給足了面子。
結婚是人生大事,但結婚若依傳統,從訂婚、結婚到歸寧,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任務」,還要請三次客,非常麻煩。
大喜結婚禮品館負責人侯淑芬表示,現在大部分是「訂結歸」三合一辦理,一般都是訂婚就請客,一次搞定。在疫情期間,很多年輕人都是先結婚登記,以後再補請客,所以疫情那幾年生意反而特別好,最近的新人都忙著結婚宴客,所以餐廳會很滿。

若由長輩操辦的婚禮,仍得依傳統來辦理,訂婚時禮香炮燭和六色糖都是必備的,面子的關鍵在於裝滿禮品的木盛盒,阮囊羞澀的年輕人挑選幾樣重要的東西,捧在手裡就去送訂,女方若不介意也無所謂。
一般基本款兩個木盛盒一組,最簡單的也要五千元,但也有大戶人家備妥十二個木盛盒,前面裝的是高檔的車輪鮑魚和干貝,一組木盛盒超過兩萬元,侯淑芬表示,貧富差距也出現在訂婚的聘禮上。
傳統結婚用品得四處張羅,現代化的結婚禮品館東西琳琅滿目,可一次購足所需,傳統店家目前仍可在水仙宮市場找到兩家,現代化的結婚禮品館,光民權路至民生路中間這段西門路,短短五十公尺內就開了四家,競爭激烈,大家都得花心思尋找別人沒有的禮品。

最麻煩的是還要跟網路商店競爭。侯淑芬表示,以結婚當天必備的帶路雞為例,傳統一組只要數百元,網路比較新潮的可賣到近三千元,年輕人還趨之若鶩,傳統老店受此刺激,都在謀思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