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人生〉謝仕淵食記 品嘗台灣味

文化人謝仕淵,睽違多年提筆寫下《坐南朝海—島嶼回味集》,除書寫站在台南土地,品嘗、書寫生活日常滋味,更累積許多島嶼風土和人文的味覺體驗。(記者林雪娟攝)

對歷史文化和庶民小吃情有獨鍾的文化人謝仕淵,累積七年的「食記」,完成《坐南朝海—島嶼回味集》一書,書中臚列南部、地方小吃和島嶼的飲食品嘗,品味的不只是菜的好吃與否,更涵蓋記憶、地理、風土民情,謝仕淵透過品一味,引領所有人認識一地域或一人,透過飲食,認識在地鄉土、認識台灣。

曾任台史博副館長、現任成大歷史系副教授的謝仕淵,熱愛研究,尤其對運動、食物,可說執迷不悔,在食物部分,著有《府城一味》,印證快樂生活與嚴肅研究,也能共處交會。

謝仕淵說,自己有意識的吃了十幾年的飯,動筆書寫,原本以為只是工作上的調劑,書本出版後,許多文化人認為他寫的是地方史和生命史,他才發現,對於生活中種種觀察,除味道外,更融合人和人、人和地之間所構成的料理世界,或許帶著餐桌上的台灣歷史意識,讓他寫下關於飲食種種。

他坦言,出版第一本書後,邀約如同雨後春筍般到來,最顯著的「體驗」即是自己的書寫和美食商業操作,格格不入,這也讓他警覺的提醒自己,須用更大的說服與力量,透過深刻的故事,重塑市場飲食,改變那些只講CP值、或著迷那些起源、不明就理的古早與傳統。 《坐南朝海—島嶼回味集》書中涵蓋四大章節,「關於台菜這件事」單元,是那些提供盛宴辦桌師傅,其過去的傳統和當代境況,在華麗大菜背後,比食物的滋味更吸引人;「食物的歷史記憶和鄉愁」,透過鹽分地帶、芒果與粽子等素材,寫出具有觀點的「味道」;「百味風土材」收羅從苗栗至台東的食記,認識台灣各地;「海味食堂」是謝仕淵頻繁造訪金門、媽祖與澎湖,吃到有滋有味的心得。

謝仕淵說,自己出身依靠吃飯凝聚眾人的家庭,透過飲食,更讓家人成為共同體,這本帶有「家之味」眼光,也可說是他四十餘年人生,家學練功的成果集。

(記者林雪娟)

即時

自閉早療 雷射針灸助語言發展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名4歲男童,...

健康過端午 花蓮慈院教製八寶粽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營...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