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散裝船運市場漲聲響起,波羅的海綜合運價指數(BDI)自本(三)月一日攻上千點指標,至本月十四日直逼一千六百點(1587點),一路領漲的海岬型(BCI)並已站上兩千點關卡(2110點)。
市場報告指出,在二月中旬日租金跌落谷底後海岬型船市場迅速反轉暴漲,隨著需求開始回升以及中國大陸令人鼓舞的經濟資料出爐在FFA(遠期運費協議價格)強勁反轉一週後市場基本轉為積極。市場反轉的幾大原因其中包括中國大陸公佈自2012年以來最佳製造業PMI指數,巴西惡劣天氣有所緩解,澳洲西部礦山維護工作結束,不利因素得到緩解海岬型船需求開始改善,且按照目前的速度,澳洲和巴西三月份的鐵礦石出貨量可能會超過去年水準。
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22/2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計為3.854億噸,比前年度增長7.6%,中國大陸的經濟復甦也將引領大豆消費和進口在連續兩年下降之後的正常化,農業供需評估(Casde)的最新月更新顯示,2023年的進口量預計將按年增長8.3%達到9520萬噸。另一方面,由於有限的乾散貨船的訂購、較小老舊船舶報廢,尤其是用於穀物貿易的船舶,以及能源效率較低的船舶預計今年船舶供應將收緊。
航運諮詢機構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MSI)近期發佈2023年航運預測報告指出,乾散貨航運市場在2022年下半年經歷艱難時刻,2023年前幾個月將很難看到運量增長跡象,但下半年貿易增長的前景較為樂觀,鐵礦石和小宗散貨的海運前景良好。MSI對鐵礦石需求前景持樂觀態度,預計今年鐵礦石貿易量將增長約2500萬至3000萬噸,在2022年因經濟下滑面臨巨大壓力的小宗散貨貿易也將出現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