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今年二月政府公布固定汙染源空氣汙染防制費收費費率,環團十五日質疑費率調幅不足,建議管制汙染大戶應加嚴。對此,行政院環保署回應,規畫的汙染大戶已占全國排放約六成,且費率調漲約三至四成。
根據環保署預告「固定汙染源空氣汙染防制費收費費率」,修正草案主要包含四個面向,包含新增大戶費率、擴大季節性費率差距、修正廢氣燃燒塔費率計算及調整戴奧辛與重金屬費率等。
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台南社大環境小組與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十五日舉辦記者會,會中批評與質疑空汙費漲幅不足,管制汙染大戶應加嚴。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今年一月以來中南部PM2.5及臭氧的汙染仍十分嚴重,空品指標(AQI)經常出現紅橘燈,中南部民眾長期無法呼吸到好空氣,無論口罩令是否解封,口罩還是得戴好戴滿,苦不堪言。
王敏玲指出,環保署雖然將空汙費率調高,但第一及第四季(空品不良季)費率調高幅度太少,這樣的經濟誘因恐無法促使大工廠們加裝防制設備。
她呼籲,中南部仍有二十個測站PM2.5年均濃度超過二十微克∕立方公尺,高出空品標準(十五微克∕立方公尺)甚多,今年即將更新的新版空氣汙染防制方案(一一三至一一六年),環保署應提出能儘速讓中南部達標的空汙減量防制政策,中南部民眾需要自由呼吸。
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長蔡孟裕表示,目前統計的排放大戶有五十一家,包含石化業、電力業、半導體、面板業、塑膠業、金屬製造業、鋼鐵業及焚化爐業者等;而這五十一家的排放量已占全國的六成。
蔡孟裕也說,這五十一家絕大多數也都位於台中以南,是空氣品質比起北部較差的地區;他說,以硫氧化物或粒狀物為例,草案中的規畫漲幅約現行的三至四成,未來會按照空氣品質的情況、改善的情形,再做滾動思考。該草案已於二月預告,後續還有草案研商會等程序,希望最快能在今年下半年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