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應用科大與台中大明高中合作舉辦「有聲漫畫的世界」講座,由漫畫系助理教授陳漢玲邀請台灣知名聲優連思宇,分享動漫產業這個行業的諸多趣事,拓展年輕學子視野。
連思宇說,在有聲漫畫漸為眾人接受的今日,配音員的工作領域也隨之擴展。如果是商業合作案出版社編輯也會參與,如此一來工作節奏會較為順暢不拖沓,過程也會蠻有趣的。但在為漫畫配音上,其實是需要作出選擇的,因有些作品有聲化之後會特別加分,例如英張繪製的《採集人的野帳》,這部作品的背景設定在多音交響的日治時代,所以搭配上聲音更能凸顯出多元族群交匯的景況。
連思宇說,聲音的辨識度比我們想像的更高,它的作用和功能也幾乎無所不能。人都有所謂的「氣口」,那會幫助聽眾勾勒出劇情中的場景,包括角色的特質、個性都能一一展現,因此,聲音是具有渲染力的,並進一步產生黏著性。
此外,關於漫畫廣播劇這種新興的漫畫展演形式,連思宇認為跟有聲漫畫一樣,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改編,漫畫廣播劇沒有畫面,聽眾必須依靠想像去構築圖像。所以抒情的、浪漫的文戲比較合宜,而較多動作戲的作品就沒有那麼合適。
過程中,連思宇詳細分析了這個領域的工作生態,例如專業養成制度、工作的酬勞與時程的安排、個體與群體配音工作的差異及發聲訣竅(共鳴位置與音質厚薄)等,毫不藏私的分享。
(記者汪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