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地區地形狹長,多山地離島與偏遠地區,導致醫療資源相對的缺乏,衛生福利部中部健康保險署藉由「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將醫療人力、資源送進偏鄉地區。十四日由花蓮慈濟醫院主辦「東區IDS執行成果分享會」,邀請東部地區十七家醫療院所齊聚。
花蓮慈濟醫院主秘陳星助表示,花東地區的地理範圍很大,區域內十七家醫院共有約三百七十位醫師,守護範圍比起都會區要大上十倍以上,加上人口分佈不均、平均餘命較低,要落實醫療資源,資通訊科技的協助就非常重要。
「路斷了沒關係,只要網路不斷,醫療大愛就不會斷。」陳星助說,花蓮慈院六年前開始推動安寧雲端照護計畫,藉由行動裝備與視訊科技,五年內幫助五百四十二位安寧療護病患,近年又透過健康福祉科技整合計畫,在資通訊廠商的協助下,透過科技五官鏡、七合一行動醫療檢測裝置等設備,讓花蓮縣秀林鄉、台東縣海端鄉等偏鄉居民,在地就能藉由視訊即時有專科醫師協助診斷。加上在地招募「健康守門人」,建立起每家每戶的健康落戶,以家戶為單位守護偏鄉民眾健康,同時還增加就業機會。
「有些長者真的是離不開自己的部落。」身為台東布農族的台東馬偕醫院督導邱月芳說,自己就是住在路會斷掉的下馬部落,常聽到許多長者從外地「逃回來」,其實都是因為不習慣外地的環境,而她之前也曾經把父親從部落接到台東市區照顧,但是住沒幾天,父親就生氣吵著要回家,所以,看到現在部落民眾留在家中,也能享受到醫療照護,真的很感謝花蓮慈院的投入與付出。
健保署東區業務組表示,未來除了IDS計畫,也致力於遠距視訊看診制度的完善,要作所有醫療院所的後盾,共同守護生命,達到醫療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