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光島藝術節 鯤島神舟遶境 探索漁光島

漁光島藝術節中,由藝術家創作的《鯤島神舟》,舉辦鯤鯓王船小遶境活動。(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今年漁光島藝術節主題之一「重繪地海之島」主題,由策展人方敘潔邀請曾獲金鐘獎最佳美術設計的塑神師李育昇創作的《鯤島神舟》,是歷屆以來,首件以在地信仰創作作品,並由藝術家踏查後,量身現地製作,二日下午特地舉辦《鯤島神舟》鯤鯓王船小遶境,邀請所有人與神同行,共同探索在地漁光島。

遶境活動包括文化局代理局長陳修程及漁光里長林寧峰,化身為《鯤島神舟》轎班手,一起出陣。

這場遶境活動是藝術節期間唯一的限定場,由電音團體「三牲獻藝」以其專輯《八仙》為當代轉化的神樂北管鼓吹。文化局指出,八仙和神明渡海至台的意象雙重結合,包括鯤鯓女神、電氣千里眼與順風耳將軍護駕,再由四名轎班手,將落地生根意象的主體鯤鯓王船《鯤島神舟》壓陣,創造出這場以台灣海洋文化與海洋神話想像(傳說中的大魚鯤鯓與海上護法千順將軍)交織而成的獨特陣頭。

漁光島藝術節中,由藝術家創作的《鯤島神舟》,舉辦鯤鯓王船小遶境活動。(記者林雪娟攝)

遶境活動也恭請到漁光島上最具規模的大廟天宮壇主祀神明「田府元帥」督陣旗,一起出陣,出陣前,在廟前也安排神將演出,遶境隊伍將繞行島內多個公廟,許多民眾也加入小遶境行列,深入探索漁光島在地傳統信仰文化!

《鯤島神舟》鯤鯓王船小遶境活動前,由鯤鯓女神、電氣千里眼與順風耳將軍先行展演。(記者林雪娟攝)

這件作品,李育昇團隊耗時近千小時、以全手工的複合媒材方式製作。他指出,台灣外觀猶如躍出海面的海翁,台灣精神如同觸土生根的甘薯,神從海上登舟而來,定錨鯤島、落地生根,成為台灣神,鯤鯓眾神的神遊遷徙,代表微縮的鯤島漂浪史,所有製作源自傳統戲曲技法和元素,再結合當代工藝,脫胎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