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閩南人除清明節之外,還有人過農曆三月三日的「三日節」,今年受潤雙二影響,三日節拖到四月二十二日,北區仁愛里新科里長郭宜緁為讓里內清明節沒有享用春捲的長輩沒有遺憾,昨天在該里關懷據點和志工一起包了二百六十捲春捲分食里內長輩。
郭宜緁表示,四月五日清明節家戶都忙著拜拜,沒有時間製作春捲分享長輩,台灣的清明節有兩個,除四月五日清明節,還有一個「三日節」。
台灣的祖先都來自福建、廣東,也保有這樣的習俗,不論「三日節」和「清明節」同是祭拜祖先的節日,台灣老一輩的稱「三日節」為「古清明」,這兩個節日都有人掃墓祭祖,也有人吃春捲。
在台南市,家戶都藏有很多包春捲「高手」,以仁愛里為例,關懷據點志工莊涴婷和先生林榮隆都是普羅級的春捲高手,兩人每年春節或三日節都在大內區市場入口處販賣「潤餅皮」,前天就由林榮隆搬來器材,先在關懷據點「擦」春捲皮,由郭里長撕餅皮。
潤餅皮自製完成後,昨天郭宜緁再率莊涴婷等志工為社區長輩炒菜備料,擔心雞蛋不足,她還在數天前就囤進雞蛋,昨天先煎蛋,再切成蛋絲,再搭配紅蘿蔔、高麗菜、豆仔薯、芹菜、清蒜、香菜、皇帝豆、豆干、肉絲、豆菜麵和糖粉等豐富的食材,大家一起動手捲成一捲捲可口美味的春捲,先分送在活動中心上課的長者,再派人專程送到府,讓活動不方便的長者也不會錯過里長特別準備的春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