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不少婦女在月經來潮之前易有身體不適,也就是所謂的「經前症候群」,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部醫師黃盟珠說,中醫在治療經前症候群時,以「疏肝解鬱」為首要,再配合個人體質調整,並提醒要配合運動、注意飲食來穩定身心。
黃盟珠說,有不少婦女在月經來潮前,總感覺兩腳腫脹沉重、易有頭痛、感冒,都是在門診常聽到的情況,這些症狀都算是經前症候群的表現。
黃盟珠說,「經前症候群」可概略分為心理、生理、行為三大類。心理層面像是焦躁、易怒、情緒起伏大、情緒低落等,生理症狀則包括頭痛、惡心、乳房腫痛、小腹悶脹、手腳水腫、睡不著等,而行為上可能出現提不起勁、注意力不集中等,直到月經來潮後,症狀才會緩解或消失。
她表示,中醫在治療經前症候群時,以「疏肝解鬱」為首要,使肝氣條達,再配合個人體質調整,例如,原本有脾虛濕盛的要健脾利濕,腎氣虛的佐以補腎,氣血虛的補養氣血,往往都能獲得不錯的療效。
黃盟珠說,在個人保養方面,運動很重要,運動能帶動全身氣血循環,產生腦內啡,生理、心理層面症狀都可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