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 4類藥物對症下藥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消化性潰瘍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發生原因包含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長期使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胃酸過度分泌等;壓力、吸菸、酗酒也是造成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台南市立醫院說,包括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等4大類治療藥物,可有效治消化性潰瘍,根據疾病成因採取適當用藥,才能徹底根除。

南市醫藥劑科藥師潘美蓉指出,消化性潰瘍常見症狀包括空腹或飯後2~5小時出現腹部疼痛,可經由進食或制酸劑等藥物緩解不適;另外,上消化道出血也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合併症,病人可能發生貧血、吐血、解黑便等情形。

治療藥物分為4大類,包括:

1.氫離子幫浦阻斷劑:藉由阻斷胃壁細胞上的氫離子幫浦,進而減低胃酸分泌以達到治療效果,常見藥品有耐適恩、泰克胃通、百抑潰、瘍康等;「福星定」為新一代鉀離子競爭性胃酸阻斷劑,藉由可逆性與鉀離子競爭性方式抑制氫/鉀離子ATP酶,無需胃酸活化就能抑制胃酸生成,避免胃腸道黏膜受損。

2.第二型抗組織胺抑制劑:作用於胃壁細胞的 H2 接受器上,抑制胃酸分泌,常見藥品如胃樂順。

3.制酸劑:制酸劑俗稱胃藥、胃乳片,實際作用卻不是抑制胃酸分泌,而是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常見藥品如Suwel 舒胃錠。

4.胃黏膜保護劑:此類藥物會在潰瘍面形成保護黏膜,藉以促進潰瘍癒合,常見藥品如胃逆舒。

潘美蓉說,治療必須搭配調整生活作息、維持均衡飲食、避免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並戒除抽菸、飲酒等不良習慣,調適心理壓力,根據病因以適當的藥品進行治療,方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