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澳洲來台交換生疑中毒命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29日證實,經診斷為第2代抗凝血劑類滅鼠藥中毒,目前已轉至普通病房。病人自述應與街頭小吃無關。家屬表示,已在3天內募得逾20萬澳元,足夠支付蕭里回澳洲的醫療專機費用,預計5月1日返國。
來淡江大學當交換生的澳洲大學生蕭里4個多星期前出現血流不止症狀,就診時被認為是某種感染或動脈受損;但之後狀況惡化,開始嘔吐並出現血尿,一度被懷疑是自體免疫疾病。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表示,該病人因惡心、嘔吐、流鼻血、血尿就醫;因凝血功能異常,醫療團隊先予以維他命K1治療,綜合凝血因子檢測的結果及病人對維他命K1治療出現效果,醫療團隊診斷為第2代抗凝血劑類滅鼠藥中毒,亦即「超級華法林」中毒。
院方表示,治療過程中病人對藥物出現過敏等反應,轉入加護病房觀察處理,經醫療團隊調整用藥,目前情況穩定,28日由加護病房轉至普通病房。
院方表示,經醫療團隊詢問病人於發病前的進食情況及生活起居,病人自述應與街頭小吃無關,但亦不明白為何會接觸到滅鼠藥。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一般在醫院所使用的抗凝劑「華法林」,使用時機例如外科醫師幫病人開刀,包括心臟瓣膜置換、靜脈阻塞等,在醫院中是合法用藥。
「超級華法林」雖然也是抗凝劑,但主要是用來滅鼠的一種老鼠藥,「本來就不是給人吃的」,且老鼠藥通常會添加臭味劑,預防民眾誤食。
顏宗海表示,超級華法林的半衰期很長,且抗凝血作用更強。不慎誤食將影響體內凝血功能,引起內出血,症狀包括泌尿道出血、血尿、血便,也就是腸胃道、泌尿道出血,有些病人連刷牙時牙齦都會出血,甚至女性患者如果誤食,可能出現經血異常量多狀況。
顏宗海表示,臨床上有解毒劑維他命K1可注射;但若出血症狀嚴重,輸血也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