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好市多1.7萬公斤的冷凍A肝莓果流入市場,不少民眾擔心是否因為吃下染上A肝。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10日表示,莓果可能因遭汙染而帶有A肝病毒,且冷凍無法消滅病毒,的確可能經由生食莓果導致人體感染,但目前看來實際感染A肝的機率是低的。
羅一鈞表示,莓果可能因人工手摘、水源或培養環境遭汙染等因素帶有A肝病毒,加上冷凍也無法消滅病毒,的確可能經由生食莓果導致人體感染。不過,是否感染關鍵仍在於莓果是否確實帶病毒及病毒濃度高低、本身是否過去曾感染或疫苗產生的免疫力等因素影響。
羅一鈞表示,即使生食疑似或確認遭汙染的莓果,目前看來實際感染A肝的機率低;且根據血清免疫力調查,國內50歲以上民眾多因曾自然感染,對A肝病毒有抗體,40歲以下就比較不可能有抗體。所以A肝危險族群主要為40歲以下民眾,40~50歲的人是次要風險族群。
疾管署呼籲,曾食用相關冷凍莓果產品民眾,請自最後一次食用日次日起進行60天「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如果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腹部不舒服或黃疸等急性病毒性A肝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確實告知醫師相關飲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