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港務分公司監控中心事務工陳金龍在台中港旅客服務中心騎樓下發現一隻剛出生的的雛鳥,奄奄一息,好心的將這隻小燕子帶回去細心照料一週後,那個原本脆弱的小傢伙竟然完全變了模樣,已經健康的活下來,而且還會展翹學飛,時而「啾、啾」鳴唱,時而站在主人肩上或手上,他覺得相當溫馨,人與鳥朝夕相處,真摯的情誼宛如一家人。
家燕一般約二、三月來台,育雛後約六月、七月北返,燕巢怕水,因此築巢位置多選在民宅騎樓的屋簷處;家燕以蚊蟲為食,屬於「益鳥」,台灣民間也將牠視為吉祥象徵,在屋簷下築巢如同帶來福氣。

台中港務分公司監控中心事務工陳金龍,今年剛獲得港務公司模範員工,他於五月十一日在台中港旅客服務中心騎樓下發現一隻剛出生的的雛鳥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富有愛心他立刻將幼雛帶回安置,並給予餵食麵包蟲 及給予一些葡萄糖水,即時化身成「鳥爸」來哺育這隻幼雛,讓牠能夠順利長大後再野放回歸大自然。

陳金龍基於「命命等值」的觀念,一樣「惜命命」,他把牠當自己小孩一樣餵食,成長得非常好,看到小燕子健康的活下來,竟然完全變了模樣,而且還會展翹學飛,時而「啾、啾」鳴唱,時而站在主人肩上或手上,親暱的舉動十分逗趣,他覺得相當溫馨,人與鳥朝夕相處,真摯的情誼宛如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