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腸病毒全國進入流行期。三峽恩主公醫院中醫部內婦兒科主任廖唯宇表示,腸病毒是從腸胃道繁殖傳播而來,若能做好腸胃道保健,加強腸胃道免疫力,能降低腸病毒傳播的風險。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總稱,病毒種類有數十種以上,會經由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潛伏期約3-5天,是幼兒常見的疾病。廖唯宇表示,中醫認為腸病毒是屬於熱毒火盛類的疾病,其症狀為皰疹性咽喉炎、手腳出現紅疹與水泡、口瘡,這些症狀在中醫上屬於火熱毒盛的表現。
據中醫節氣法則與腸病毒症狀特性,中醫常用清熱解毒治療方劑,例如葛根黃芩黃連湯、清咽利嗝湯,涼膈散、五味消毒飲、普濟消毒飲,這些方劑在臨床上會根據病人表現與體質,去選擇相對應的處方,加速緩解患者的不適、縮短疾病的療程。
廖唯宇表示,避免腸病毒黃金準則勤洗手、戴口罩外,還可從飲食預防,盡量避免易造成體質火熱毒盛食物,像是炸、烤、辣等,以免內外火毒相迫引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