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區喜樹萬皇宮有不少文物,其中「過化存神」一匾,至今約二百七十九年之久,經考證應為清朝信官王養所贈。
喜樹萬皇宮為喜樹地區信仰中心之一,主祀「葉、朱、李」三府千歲,其中廟內懸掛的「過化存神」一匾,上款為「甲子年孟秋穀旦」,下款 「信官王養敬立」。
喜樹萬皇宮人員指出,該匾上款並未註明清朝那位皇帝時期,且未見引首章與壓腳章,廟方特別委由專家學者進行考證。
喜樹萬皇宮表示,萬皇宮雖肇建於乾隆初年,但歷經遷祀,根據考證,廟內現存最早文物「過化存神」一匾,應為清乾隆九(西元一七四四)年由「信官王養敬立」。
「信官」一詞,指的是官員禱神時表示虔誠的自稱。據此可知,以信官謙稱的王養就是朝廷官員。王養曾任台灣協水師駐防,清代歷史中,台灣任官者與寺廟間經常往來並有贈匾之舉,故具有歷史淵源。
「過化存神」一匾,為兩片長方形樟木拼接成整面匾板,背面則以兩根杉木閂榫固定,符合清代常見兩種主要匾額型態規律。雖然經過多次不同時期的髹塗,但顯示該匾材質屬清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