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超過上萬顆種子 周采璇老師帶領學生探索種子的奧妙

收集超過上萬顆種子,種類多達二百種科目,周采璇老師帶領學生探索種子的奧妙。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引導學生探索植物界的奧妙,瑞豐國中周采璇老師收集植物種子,拿到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二年來她累計收集超過上萬顆種子,種類多達二百種科目;此次,她將收集的種子在校園展出,讓大家看見每顆種子獨具特色與千變萬化,帶領學生發現種子堅毅的生命故事。

周采璇老師的種子來自四面八方,從校園到深山,她的足跡遍及全國各地,只要聽說或發現那裡有特殊的種子,再遠她都會去;她收集種子的方式很多,除了撿拾,也有來自交換,甚至是花錢買來的。

收集種子的動機,當初是希望理化課能夠跳脫課本,在教室就能接觸植物種子,與學生們分享不同的植物種子,讓學生們看見植物的奧妙,從中發現植物生命的起始,多樣性與堅毅的生存方式,也能體認到生命教育可貴。

她所收集的種子中,其中以在臺灣都難見的「鴨腱藤」,以及「殼斗科」的種子,屬相當罕見與稀有。周采璇老師的種子多到不行,家裡放著超過上萬顆的種子,並且還在持續增加。對她來說,每顆種子都有故事,都是珍寶,也都取得不易,最令她高興的是發現的過程,當刻竟找尋某中種子時,卻發現另一種珍貴的種子。

小小的種子卻千變萬化,周采璇老師二年來收集超過上萬顆種子,種類多達二百多種科目,她也帶著學生們大玩創意,經過巧思琳瑯滿目的種子變身為有趣的手工藝品,多到讓人眼花繚亂,如長的像吊燈的竹夾豆種子,就被做成吊燈的擺飾,也有在校園被松鼠啃光的松果變身為綿羊,台灣梭羅木的果實成了最自然鈴鐺、鑰匙吊飾。

她說,大自然很奇妙,有些種子能飛,有些子靠著漂流,每種傳播方式與過程都有著不同的故事,背後可能是一個長達數千年的自然史歷程,提醒我們地球上存在各種復雜多變的植物模樣,就像生命之初均源於此,只要用些心,每個人都可以到處發現不同造型、不同種類的種子。

即時

龜丹溫泉媲美關嶺 合併提報中央審查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龜丹溫泉泉...

AIT處長孫曉雅將離任 辭別黃偉哲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美國在台協會(...

債務糾紛傷人丟包致死 板警逮5嫌到案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板橋警分局於今(10)...

落石崩塌停電 梨山地區民生用電搶修復電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梨山地區六日上...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