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為古都,道路狹小,交通問題向來讓執政者頭痛,交通局推出一系列的交通改善計畫,包括廣建停車場、規劃先進運輸系統、發展自動駕駛公車、小黃公車及公車路網等,希望透過運用智慧便捷科技,展現台南交通新貌。
交通局昨日舉辦年終記者會,強調透過硬體建設,搭配軟體服務,要讓台南交通更好。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透過大台南智慧交通中心,配合智慧路邊停車計費系統及台南轉運站等,打造便捷交通網。
明年度預計興建三十五座智慧候車亭、設置三十五組智慧站牌,太陽能電子紙智慧站牌也將擴建五十座,台南轉運站年底正式啟用,新營綜合轉運站預計明年第二季啟用。
廣獲好評的偏鄉小黃公車,今年以白河、玉井地區為主,明年預計以左鎮、南化、關廟、龍崎為主,後年則前進七股、安南、官田、六甲、大內、東山、歸仁和後壁區;舊城區中西區民眾常受交通之苦,交通局也推出「區域運輸走廊壅塞改善計畫」,預計可減少尖峰市區道路旅行時間百分之十五。
配合觀旅局規劃的台南小港機場快線,預計明年初上路,明年度低地板公車比例達六成以上,市區鐵路地下目前進度約三成八,預計民國一一一年底啟用,整體完工則至一一三年六月,六處立體化停車場明年初陸續動工,和順綜合轉運站預計明年動工,南科及沙崙循環線自駕車,明年啟動,並預計再爭取四座立體停車場,公車部分,希望明年度能突破三千萬人次,電動公車比例達五成,先進運輸系統三線也正依照進度執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