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景氣放緩,加上前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仍達百分之二點五四,主計總處十二日公布一到四月實質經常性薪資與實質總薪資皆為負成長,且實質總薪資年減達百分之零點五六,創下七年來首度負成長。
主計總處公布四月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結果,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四萬五千三百六十三元,月減百分之零點一六;和去年同期相比,則成長百分之二點二七。
不過,名目薪資雖然成長,民眾更關注考量物價上漲因素後的實質薪資變化。結果顯示,一到四月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百分之零點一六,減幅較去年縮小。但值得注意的是,實質總薪資先前多呈正成長,但前四月的實質總薪資也落入負成長、年減百分之零點五六,也是民國一0六年以來首度負成長。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說明,一到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百分之二點五四,實質經常性薪資與總薪資皆為負成長,主要受到前幾個月物價增幅較高,以及景氣放緩影響今年同期表現所致。
主計總處也公布四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人數達八百一十六萬四千人,月減三千人。
觀察製造業相關指標,陳惠欣指出,受到終端需求疲弱影響,四月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仍呈現月減五千人;此外,產業用人需求一般會先調整工時,製造業加班工時也已連續十個月呈現年減,這兩個數據都顯示製造業確實受到經濟衰退、出口下滑等衝擊。
相較製造業疲軟,服務業「薪情」則有所回溫。陳惠欣表示,內需服務業因為解封、疫情趨緩,加上全民普發現金等政策,帶動國旅復甦,旅宿相關行業營運狀況改善。今年前四月住宿業、其他汽車客運業(主要是遊覽車)總薪資較去年同期成長逾百分之十,旅行及相關服務業也增加百分之九點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