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惡性蕈狀傷口是癌症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蕈狀傷口的照護也是護理人員最艱鉅的挑戰,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病房小組長吳玉琳為提升護理師照護技能、減輕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及衝擊,吳玉琳也與團隊成員持續精進照護技術、設計各式教案,另也成立LINE群組協助家屬照護患者,獲得院方、患者家屬一致肯定。
護理部小組長吳玉琳在護理崗位上已耕耘18年,自畢業就進入醫護前線就在生死交關的血液腫瘤科病房服務。惡性蕈狀傷口是轉移性或復發性癌症病人常見的傷口病變,發生率約在5%至14.5%,隨著癌細胞增生,組織、血管、淋巴產稱浸潤在人體表面開出「惡之花」,伴隨著惡臭、疼痛、出血蠶食患者生命,然而蕈狀傷口的治療選擇有限,只能悉心照護傷口緩解症狀惡化。
腫瘤蕈狀傷口帶來的不適症狀除了加重患者身心負荷,對於照護的護理人員與家屬都是艱鉅挑戰。吳玉琳指出,過去曾照護過一位口腔癌患者,深受蕈狀傷口所苦,直到離世傷口仍未改善,吳玉琳在家屬要求下,為不讓死者帶著傷離世,只能另為死者貼上人工皮敷料象徵傷口痊癒,此事也更讓其堅信蕈狀傷口照護問題值得重視。
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病房持續精進照護技能,發展腫瘤蕈狀傷口照護評估表、安排課室教學、運用心智圖繪製及腫瘤蕈狀傷口桌遊活動,提升護理師腫瘤蕈狀傷口的知識,創意發展擬真腫瘤蕈狀傷口模具,模擬出腫瘤傷口特性,包含出血、疼痛、滲液與惡臭特性。透過實際操作,提升了護理師照護腫瘤蕈狀傷口技能,亦減輕護理師面對腫瘤蕈狀傷口的心理壓力及衝擊。相關教案除獲得院內教案競賽金獎殊榮,照護成果經投稿專業學會亦獲得肯定。
為協助病人家屬照護蕈狀傷口,血種病房護理團隊除教導照護技巧、協助完善出院準備並持續追蹤電訪外,也發展LINE群組「一隅有花」,隨時為患者家屬提供協助,讓醫療團隊真正成為病人及家屬堅強可靠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