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12日公布國人111年10大死因,癌症連續41年蟬聯首位,去年奪走近5.2萬條生命,癌症死亡人數最多的前3名為肺癌、肝癌、大腸癌,國人之癌症死亡時鐘為10分7秒,則比前1年再快轉3秒鍾,即每10分7秒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
衛福部上午公布111年最新十大死因,依死亡率排序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新冠肺炎(COVID-19)、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十大癌症死亡率則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前列腺(攝護腺)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十大癌症之排序與去年相同。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指出,癌症死亡時鐘每年都在往前撥,過去2年,從變快1秒、再到變快3秒。去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927人,占總死亡人數24.9%,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222.7人,較前1年上升1.2%,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16.0人,下降1.8%。就年齡觀察,去年癌症死亡有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
賈淑麗說,國健署進一步分析,大腸癌仍是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較去年上升196人,胰臟癌、前列腺(攝護腺)癌以及卵巢癌之罹病人數也上升,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國內的乳癌、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等篩檢率,相較108年,因受到疫情影響,下降達14%,約有72萬人中斷篩檢。
賈淑麗表示,國人仍應依政府提出的時程進行癌症篩檢,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