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旋轉肌破裂 奇美醫穿骨固定補強

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林昇輝表示,肩關節旋轉肌破裂是合併老化現象的運動傷害,如肩膀有兩週以上活動受限、疼痛應立即尋求專業醫療診斷。(記者王勗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肩關節旋轉肌破裂是常見的退化疾病,據台灣老年科統計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發生率為4成4,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林昇輝表示,羅馬並非一天造成,肩關節旋轉肌破裂患者多在不知情狀態下累積傷害,直到一次性劇烈運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林昇輝呼籲,肩膀只要有使用障礙超過2週,就應尋求醫療協助。

林昇輝表示,肩關節旋轉肌破裂是一個最終的結果,一開始往往是生活與工作中反覆地的傷害肌腱,最終導致不可逆的變化,不同於退化性關節炎,因肌腱癒合能力大於軟骨組織,因此患者時常於肌腱撕裂部分癒合後誤以為受傷已經痊癒,繼而持續反復受傷。當肩膀疼痛、活動受到限制就是身體的警訊,一味忍耐、延遲就醫可能最終釀成嚴重後果,如肩關節毀損,即便置換人工關節也無法恢復全部的功能。

肩關節旋轉肌破裂是合併老化現象的運動傷害,旋轉肌經過度使用、破裂的惡性循環,也影響肩關節的使用壽命。而旋轉肌破裂如能早期發現,治療上並不複雜,利用增生療法或復健處置多能有良好效果,如嚴重破裂就建議手術治療。林昇輝指出,現常見療法是以微創(關節鏡)方式,利用錨釘將斷裂且萎縮的肌腱固定於肱骨上。

然而肩關節旋轉肌破裂多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錨釘可能因骨質疏鬆而鬆動,奇美醫院骨科部研發也特別研發去細胞真皮穿骨補強處置,利用穿骨固定再以去細胞真皮補強破裂處,再強化固定同時也能減少術後疼痛。自103年迄今已完成400餘例,治療效果良好,雖然去細胞真皮為自費項目,但仍是增進手術結果品質的一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