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南市區漁會十八日在安平舉辦「台南䲜贔」產業文化活動,現場除邀集在地漁民、養青、家政班及產銷班共襄盛舉,提供好吃、好玩的手作及食魚體驗活動,並席開近百桌,推廣四魚三貝的在地漁產。由南市區漁會與漁民攜手合作的新品種「南市蠔」,也由市長黃偉哲開箱亮相。
台南市政府表示,台南養殖魚塭面積近一萬四千公頃,是台灣養殖漁業重鎮。為提供水產更安全的生產環境,南市府積極爭取中央補助經費,改善養殖漁業生產區內公共工程,還投入「將軍智慧水產加工及物流運籌中心」,以利更有效調節大宗水產產銷平衡、提供水產品儲放空間、開拓內外銷通路。

南市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表示,台南漁業資源豐富,加上漁民捕撈及養殖技術高,發展出具代表性的重要漁獲,包括虱目魚、台灣鯛、石斑及午仔魚等四大魚種,以及牡蠣、文蛤及鳳螺等三大貝類。此次席開近百桌䲜贔農漁特產饗宴,是邀請台南知名總舖師阿裕師掌廚,訂桌消息一釋出就秒殺,佳餚讓饕客都讚不絕口。

今天的活動還表揚了模範漁民,並發表由南市區漁會與漁民攜手合作的「南市蠔」品種,並由安南區漁民林承賦將有手掌大的南市蠔送給市長黃偉哲,象徵市府與漁會攜手努力漁業養殖及捕撈產業,更宣示打造在地漁產品牌的決心。林鈺昕表示,南市區漁會也將持續配合漁業署,積極推廣在地養殖溯源認證,盼為台南養殖產業打造來源透明安全、品質優良的「南市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