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21人溺斃 入暑玩水記3要2不

全台各地高溫炎熱,民眾水上活動增加,國民健康署提醒,戲水應遵守「要合法、要暖身、要注意、不嬉鬧、不落單」等3要2不原則,以確保水域活動安全。圖為民眾在外雙溪戲水。(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時序入暑,民眾水上活動增加,國民健康署指出,統計去年不幸溺斃的民眾達321人,因此提醒民眾,水域戲水應遵守「要合法、要暖身、要注意、不嬉鬧、不落單」等3要2不原則,以確保水域活動安全。

國健署指出,衛福部統計111年國人死因中,事故傷害位居國人死因第8名,共有6953人死於事故傷害。其中因「意外溺死或淹沒」死亡人數共321人,占事故傷害4.6%,而「意外溺死或淹沒」在0-14歲以及15-24歲事故傷害主要死因類別中,分別排名第3名與第2名,顯示事故傷害中,「意外溺死或淹沒」是值得重視的議題。

國健署提醒民眾,在享受戲水的涼爽與歡樂的同時,要時時注意自身體能與周遭環境的變化,更應避免做出危險的舉動,並謹記「玩水5招─3要2不」,才能安心、開心及放心的戲水,這5招分別是:

一、要合法:選擇有救生人員與設備的合法水域,且不要超越警戒範圍。

二、要暖身:下水前做好充分的暖身運動,可避免在水中抽筋,並衡量自身的體能狀況,絕不逞強也不長時間浸泡,若開始覺得疲累,請立即上岸離開水域。

三、要注意:掌握天氣狀況與漲退潮時間;在溪谷戲水時,發現清澈的溪水突然變得有一點混濁或有樹葉、枝條從上游漂流,可能在上游的山區下大雨,請以最快的速度,立即離開水域,以確保自身的安全。

四、不嬉鬧:湖泊、溪流或海邊深淺落差大,在水中不應嬉鬧與惡作劇,更不可進行跳水等危險舉動。

五、不落單:戲水時要結伴同行,不單獨行動,安全裝備要齊全,若不幸落水時,要保持冷靜與保留體力,並利用身邊可增加浮力的物品使身體上浮,觀察周遭的環境,等待救援人員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