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的錢包-貨幣的社會生活特展」 屏東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開展

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文物館一樓特展室展出中的「人類學家的錢包-貨幣的社會生活特展」,觀展者可以了解南島語族各族群貨幣文化意涵。(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致力於推廣臺灣原住民族及南島語族文化,以展覽與相關活動使民眾更加瞭解原住民族之多元性及生活樣貌,由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規劃的「人類學家的錢包-貨幣的社會生活特展」,三十日上午在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文物館一樓特展室開展,展期至八月二十日止,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展。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主任郭佩宜表示,她長期研究所羅門群島南島語族社群,透過南島語族的貝珠錢發想策劃展覽,期盼觀展民眾認識各族群貨幣文化意涵,並思考貨幣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其權力關係。

郭佩宜指出,此次展覽在設計上能更友善廣泛年齡層的民眾,因此設計了很多互動裝置,讓觀展民眾不僅手動,頭腦也能跟著動,開幕活動後她將親自向民眾導覽,並帶領原文發中心博物館專業人員、導覽及志工進行教育訓練,強化第一線工作人員對展覽的瞭解,並擴展貨幣文化新視野。

原發中心主任曾智勇表示,「人類學家的錢包-貨幣的社會生活特展」當中包含了世界上多個地區的貨幣歷史及文化,將平時大眾較少關注到的「貨幣」議題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使民眾能夠透過與展場有趣的雙向及參與式手法,互動理解展覽所要傳達的核心概念。原發中心也將持續帶來更多不同面向的展覽,讓文化與生活結合、國際與在地接軌,深耕文化,帶動知識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