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換肝改吃素 他撐到移植

洪先生遵從營養師建議由葷轉素,改善肝昏迷狀況,出院回家休養,等待肝臟移植。(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62歲男子罹患肝病長達30年,等待肝臟移植期間發現蛋白質攝取量太高無法代謝,體內氨濃度過高造成多次肝昏迷。台中慈濟醫院致力於推廣素食,營養師以植物性蛋白質替代動物性蛋白質為病人調整飲食,有效控制住肝腦病變,撐到肝臟移植而重獲新生。

病人洪先生歷經「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3部曲,因肝昏迷多次住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鄭紹彬觀察病人氨濃度過高,轉請營養師介入後發現洪先生愛吃魚。鄭主任提醒,「過高的動物性蛋白質攝取會使肝腦病變惡化。」營養師陳筠涵以植物性飲食為主,搭配病人所需營養設計專屬素食餐食,24小時記錄飲食日誌,調整每日蛋白質及熱量的攝取量,試行半個月後,洪先生身體顯著改善,出院回家休養,等待肝臟移植。

洪先生(中)接受肝臟移植手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回診時與主治醫師鄭紹彬主任(右)合影。(記者徐義雄攝)

氨是造成肝昏迷的主要因素之一,營養師陳筠涵建議肝昏迷病人應限制蛋白質攝取量,最好控制在每日每公斤體重0.6~0.8公克。植物性蛋白質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排便,改善腸道菌叢,降低腸內有害菌滋生而產生過量的氨。植物性蛋白質含有精胺酸可加速代謝氨,含硫胺基酸比例較低,代謝後較不易引起肝性腦病變。

洪先生出院後持續堅持少葷多素飲食,遵從醫師和營養師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雜糧和豆類,限制攝取肉類和高脂肪食物,確保蛋白質與熱量來源均衡。健康飲食提供足夠營養減輕肝臟負擔,未再出現肝腦病變,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一個半月後,洪先生等到適合的大愛肝臟捐贈,鄭紹彬主任帶領醫療團隊執行長達10小時的移植手術,病人重獲新的人生。

洪先生肝昏迷危急時,鄭紹彬曾評估家屬活體捐贈,意外查出要捐肝救父的女兒肝臟長了8公分腫瘤,緊急手術切除。孝女欲捐肝救父反而先被救,洪先生改變飲食爭取到時間,鄭紹彬覺得因緣不可思議。肝臟移植救了洪先生一命,也挽回他愛女的健康。

即時

中和警結合運動i台灣 教導長輩識詐、打詐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中和警結合中和...

先嗇宮「三重大拜拜」起駕 270尊神遶境挑戰世界紀...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今(1)日是農...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