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避戰首要 學者:美軍須助台守住中線以東

學者指出,大陸繼試圖抹滅台灣防空識別區後,下一步將很快「突穿台灣領海外側的鄰接區」。圖為共軍山東艦參加對台軍演,殲擊機在航母上起降。(翻攝自央視軍事頻道)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國防院學者指出,大陸繼試圖抹滅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後,下步將很快「突穿台灣領海外側的鄰接區」。若要避戰,美軍必須助台灣將共軍活動推回至台灣ADIZ及台海中線東側以外區域。

國防院副研究員黃宗鼎分析台海情勢指出,儘管美國持續對台軍售,但若美國無法透過軍事與外交行動助台將共軍活動推回台海中線東側以外,即使國軍海空軍將現有能量放到最大,應變空間仍將不斷被壓縮,「最終迫使台灣不得不行使自我防衛權」。

黃宗鼎指出,二0二0至二0二一年底,大陸運用「先行抵近、隨之突穿」,進而加大編隊或戰力等手段,先後出入台灣西南、東南空域,意圖構建「無ADIZ」的常態;去年以來,更藉軍演及挑釁改變台海軍勢圖像,將共軍活動區域推至西南ADIZ內圍,及台灣本島暨附屬島嶼之鄰接區外邊界。

黃宗鼎擔憂,按大陸慣用手法來看,共軍突穿台灣鄰接區的日子也已不遠。「鄰接區」是鄰接領海外側至距離基線二十四浬間之海域,海軍、海巡人員在鄰接區內,依法得以進行緊追、登臨、檢查,乃至扣留逮捕等行動。

黃宗鼎表示,相較ADIZ,鄰接區已緊貼台灣本島及附屬島嶼,當前共軍行動已製造「兵臨城下」氛圍,尤其台灣東部海域鄰接區比西部更無防衛縱深,未來台灣東海岸風險將不亞於西海岸。

黃宗鼎認為,當前大陸軍勢東擴,台海現狀一變再變,儘管美國盼透過軍售台、巡弋台海及強化日菲共同防衛等方式抑制共軍,但若美國未能以有效軍事外交行動,協助將共軍活動推回台灣ADIZ及台海中線東側以外區域,即使台灣海空軍將現有能量放至最大、最久,國軍應變空間仍會不斷遭壓縮,最終迫使台灣不得不行使自我防衛權。

黃宗鼎認為,如果要避戰,就得先阻止大陸一再改變台海現狀,美國必須在台海周邊加大海空兵力部署,在平衡軍勢之基礎上,建立適足拒止共軍活動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