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南市打造農村的「高速公路」!市府地政局今年投入四點五三億元改善農地重劃區農水路,市長黃偉哲表示,近五年來改善總面積近二千五百公頃,為全國之冠。
原台南縣是農業大縣,市府農水路改善全部在溪北。市長黃偉哲日前與農田水利署署長蔡昇甫等視察下營區茅港尾(三)早期農地重劃區農水路改善成果,蔡昇甫肯定市府在台灣重要糧倉溪北地區大力推動農水路,嘉惠全國民眾。
黃偉哲表示,農水路就是農村的高速公路、農業發展的經濟命脈,把農水路做好,才能讓台南的農產貨暢其流。
黃偉哲指出,從一0八年起,近五年來市府投入農地重劃區農水路改善經費達二十二點九七億餘元,其中包含早期農地重劃區農水路改善經費六點五億元,全部投入於溪北地區,改善總面積達二千四百七十公頃,為全國之冠。之後市府會持續編列經費,也盼中央能夠多加給予協助。
地政局表示,現行中央補助辦理早期農地重劃區農水路改善計畫僅適用為六十年以前重劃區,且補助標準每公頃二十五點三萬已實施十四年,受到營建物價指數每年不斷攀升,盼中央加速檢討提高早期農水路改善補助標準,並擴大適用重劃年限及提高總補助經費等。
地政局長陳淑美表示,下營區茅港尾(三)早期農地重劃農水路更新改善工程六月竣工。原路面破舊龜裂,排水路砌石崩落,嚴重影響排水功能,經過早期農水路改善的補助經費,重新整理農路路基及路面舖設等,改善後方便農機於田間進出,更有利於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