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際頭頸部腫瘤聯盟將每年7月27日訂為世界抗頭頸癌日。國健署26日指出,台灣地區每年逾8千人罹患口腔癌,平均每天約有23人被新診斷為口腔癌,9成患者為男性;每2年1次口腔癌篩檢,平均可發現近3000名癌前病變個案,與約1000多名口腔癌患者,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達8成。
國健署指出,台灣地區口腔癌患者中9成為男性,其中逾8成有吸菸行為,7成有嚼檳榔行為,超過5成的患者有吸菸且嚼檳榔。
國健署表示,國際頭頸部腫瘤聯盟依位置不同,分為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其中,口腔癌發生的部位涉及面頰、舌頭、唇部和上下頜骨等執掌呼吸、咀嚼、吞嚥跟語言等重要功能。
國健署指出,台大研究實證顯示,定期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發生風險,及26%口腔癌死亡風險。政府提供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民眾每2年免費1次口腔癌篩檢。早期檢查並早期治療5年存活率達8成;若延遲發現或置之不理;未積極治療,晚期個案存活率通常不到4成。